2025年2月4日,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措施正式生效,中國政府今日下午1時02分宣布一系列針對美國企業及貿易的反制措施。這些措施涉及美國企業的調查、出口管制及關稅調整,旨在保護中國的經濟利益並回應美方的貿易行動。
首先,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市監局)宣布對美國科技巨頭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市監局指出,Google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但目前尚未公布具體的壟斷行為細節。
此外,中國商務部也針對兩家美國企業——服裝品牌母公司PVH集團和基因排序公司Illumina,宣布將它們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商務部表示,PVH和Illumina在過去的交易中採取了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並對中國市場正常交易秩序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商務部宣布,將對包括鎢、碲、鉍、鉬、銦在內的五類金屬實行出口管制。所有涉及上述金屬的出口商需向中國政府申請出口許可,這一舉措無疑將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特別是在科技和製造業領域。
在關稅方面,中國財政部也宣布,將於2025年2月10日起對來自美國的部分商品徵收10%至15%的關稅。根據公告,液化天然氣、煤炭將被加徵15%的關稅,而原油、大排量汽車、農業機械等則將面臨10%的關稅。此舉是對美國於2月1日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的回應。
美國關稅引發市場波動
美國政府此次加徵的關稅已於今天生效,並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了劇烈反應。香港股市早盤一度大幅上漲,恒生指數最高漲幅達668點,隨後收窄至404點。中國人民幣也受到了影響,離岸人民幣一度貶值至7.33,但在中國政府宣布反制措施後,人民幣匯率回升。
美國對中國的加徵關稅主要針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及部分高科技產品,並以芬太尼問題為由作為加徵關稅的理由。中國方面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一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並強調美方的單邊主義行為已對全球貿易秩序造成破壞。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為保護中國的合法權益,中方已將美國的單邊徵稅措施提交至WTO爭端解決機制,並強烈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行為。
中美雙方貿易談判或成關鍵
雖然中美兩國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依然僵持不下,但有消息稱,特朗普計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電話會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的可能途徑。這場電話會議或將成為雙方未來談判的轉折點。
專家指出,儘管中國的反制措施對美國企業及全球貿易造成了一定衝擊,但中美兩國仍有可能通過談判達成某種妥協。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全球市場對這一問題的關注也在日益升高。
總體來看,雙方的貿易爭端似乎進入了新一輪的加劇階段,未來幾周的發展將對全球經濟形勢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