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El Salvador)作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納入法定貨幣而為人熟知,近日作出重大調整,決定取消比特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這一改動是是基於薩爾瓦多與IMF達成協議,為了換取14億美元的國際貸款,薩爾瓦多政府同意修改原本強制接受比特幣的政策。根據新通過的《比特幣法》修正案,從即日起,比特幣將不再是薩爾瓦多的「貨幣」,而是變為一種自願使用的支付方式。
法定貨幣地位被撤銷,使用變為自願
根據《比特幣法》修正案,比特幣不再被視為貨幣,商家不再被要求強制接受比特幣支付,且比特幣亦不能用於繳納稅款。這一決定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施壓的情況下做出的,IMF要求薩爾瓦多政府「降低比特幣的風險」,作為換取Nayib Bukele急需的14億美元國際貸款的條件,並要求在1月底前完成相關法律修正。
薩爾瓦多國會由總統Nayib Bukele所在的「新思想黨」主導,新法案在1月29日以壓倒性票數迅速通過。此修正案的通過不僅符合IMF的要求,也讓比特幣的使用回歸到自願性質,而不再強迫商家和公眾接受。修正案共修改了6個條款,並廢除了3個關鍵條款。這標誌著自2021年9月生效的《比特幣法》僅三年後便迎來重大修正。儘管政府被迫做出這些改動,Nayib Bukele目前對此事保持沈默,並未在社交平台或公開場合發表評論。
政府砸重金推動,但民眾接受度低
薩爾瓦多政府當初推動比特幣法時,面臨了71%民眾反對的情況,然而政府仍投入超過2億美元推動比特幣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開發官方數字錢包「Chivo Wallet」及安裝全國比特幣ATM機。為了鼓勵民眾使用比特幣,政府更向每位下載官方錢包的用戶發放30美元獎勳金。然而,這項政策不僅未能提高比特幣的普及率,反而引發了大規模的詐騙事件,數以萬計的虛假帳戶湧現,並成功詐領政府發放的獎勳金。
根據薩爾瓦多知名民調機構Ludop的數據,政策實施一年後,只有21%的民眾使用過官方錢包,而到2024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下降至8.1%。
比特幣未帶來預期繁榮,貧困人口反增
Nayib Bukele政府曾承諾比特幣將為國家帶來經濟繁榮和金融自由,並將薩爾瓦多打造為「比特幣國家」。然而,事與願違,根據調查,91.7%的民眾表示經濟狀況未見改善,甚至有所惡化。2024年中期的研究顯示,薩爾瓦多的貧困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55,000人,進一步證實了比特幣政策未能實現政府所承諾的經濟增長。
這次改革對當地民眾的影響相對較小。根據調查,大部分薩爾瓦多人對比特幣的接受度較低,2024年有92%的人未曾在日常交易中使用比特幣。儘管如此,儘管如此,薩爾瓦多政府仍然表態將繼續增持比特幣,並將其作為國家儲備的一部分。據官方資料,薩爾瓦多目前持有超過6,000枚比特幣,價值達到約6.34億美元。薩爾瓦多駐美大使Milena Mayorga指出,儘管修正案削弱了比特幣的強制性,但政府依然相信比特幣將成為未來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