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計劃提高強積金供款的入息上下限,建議將上限由現時的HK$30,000增至HK$33,000,下限則由HK$7,100調升至HK$10,100,意味僱主與僱員每月供款上限由HK$1,500增至HK$1,650,雙方最多各增供HK$150。這是自2014年以來,強積金供款上下限首次有機會調整,但方案已引發勞資雙方不同意見。
勞方:減輕基層負擔 加幅「保守但可接受」
勞顧會勞方委員譚金蓮表示,上下限多年未有調整,與目前經濟實況嚴重脫節,今次建議是「追落後」的象徵性措施。她認為,提高下限至HK$10,100可減輕低收入僱員的供款壓力,讓更多基層工人毋須供款;而上限的調整雖有助提升僱員退休保障,但調高幅度僅HK$3,000,遠低於根據每月就業收入分佈的第90個百分值調整,應為HK$5.91萬,有上調空間。
「這次的改動只是先行一步,經濟向好後,應加快檢討供款水平,全面提升基層僱員的退休保障能力。」譚金蓮呼籲。
資方:經濟壓力沉重 提高上限「百上加斤」
資方代表則對建議表示強烈反對,擔憂在經濟環境不明朗、今年5月又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情況下,上調供款上限會進一步加重僱主的財政負擔。一位資方委員施榮懷直言,現時不少中小企業正面臨營運困難,「百上加斤」,建議暫緩調整供款上下限,甚至凍結不變。
他指出,局方未有清楚解釋新方案實施後,整體僱主負擔將增加多少,質疑HK$3,000加幅的合理性,並呼籲政府審慎考量對香港競爭力的長遠影響。
積金局:定期檢討 符合法例要求
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積金局需定期檢視供款入息上下限,並依據僱員收入中位數的50%調整下限,及收入第90百分位數調整上限。有消息指,積金局已完成檢討並向政府提交報告,若新建議獲採納,最快明年年中實施。
目前的強積金供款下限與上限分別為HK$7,100及HK$30,000,此次若調升至HK$10,100和HK$33,000,意味月入少於HK$10,100的僱員毋須供款,而月入HK$33,000以上者,僱主和僱員均需額外供款HK$150。
儘管建議仍待立法會審議通過,勞資雙方的分歧已經浮現,勞方強調需提升基層保障,資方則訴求減輕企業負擔,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