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赤破千億 賣地收入大減 工務工程或成減支目標

2024年12月16日

香港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表示,本財政年度的財政赤字預計高達1000億元,遠超年初《預算案》估算的481億元。陳茂波指出,賣地收入銳減和企業利得稅收入下降是主因,加上經濟逆周期措施令開支難以大幅削減。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即使將發債計算為收入,仍錄得逾千億赤字,令公共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劇。

賣地收入急跌 依賴土地財政的後遺症

賣地收入多年間是政府的重要財政來源,但近年受樓市低迷、利率高企等影響,發展商興建新盤意欲減弱,賣地收入大幅下降。本財政年度原預測賣地收入達850億元,但截至10月底,實際收入僅約37億元,僅達目標的10%。多名地產業界專家指出,息口高、樓價未明朗,再加上現時庫存充足,發展商無意大手買地,令賣地收入大打折扣。

陳茂波坦言,香港需逐步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但新經濟動力如創科和文化產業尚未完全發展成熟,導致政府收入結構的調整仍需時間。

工務工程成重點減支對象

在政府財政壓力驟增下,工務工程成為減支目標之一。現時每年工務工程開支約900億元,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香港的工程成本已高居亞洲首位,較新加坡高70%,比內地大城市更高3至4倍。他建議,通過改進設計標準、簡化審批流程和引入更具競爭力的招標機制,來控制工程成本。

據悉,多個工務部門近期收到內部指引,要求未來的工務工程「省着用」,部分項目甚至被要求削減預算至八至九成。雖然節省開支可以控制赤字,但張欣宇警告,一刀切壓縮可能會影響工程進度,對發展目標構成威脅。

如何平衡赤字與民生?

部分人士建議大幅削減教育、醫療和福利等範疇開支,甚至仿效美國大幅裁減公務員編制,但相關建議引起爭議。有意見認為,激進措施雖可削減赤字,但或會損害社會穩定,進一步拖慢經濟復甦步伐。

政府強調,會平衡財政穩健與民生需求,並計劃推行多項改革,包括調整工程管理機制及改善付款條款。立法會正審議《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期望透過更公平的付款制度降低分判商的風險溢價,進一步減少工務工程成本。

面對高企的赤字和經濟轉型挑戰,香港財政儲備截至10月底已跌至5709億元,如何開源節流,避免公共財政進一步惡化,將成為政府未來數年的重要考驗。

閱讀更多最新文章

2025 最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出爐!港產 HashKey 首次入榜

2025 最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出爐!港產 HashKey 首次入榜

近日《福布斯》公佈 2025 年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來自香港的 HashKey Exchange 首次打入榜單,位列全球第 14 位,成為亞洲最具競爭力的合規交易所之一。 芝商所登頂,Coinbase 退居第二 市值 850 億美元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在本次榜單中奪得冠軍,憑藉其高透明度、嚴格審計機制及低費用等優勢獲得 7.7 分。福布斯指出,CME 雖然主要服務機構投資者,但作為全球最大的受監管比特幣期貨交易所,其安全性無可比擬。 去年的冠軍 Coinbase 則跌落至第二名,總分 7.6...

read more
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後進行一系列反制措施

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後進行一系列反制措施

2025年2月4日,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措施正式生效,中國政府今日下午1時02分宣布一系列針對美國企業及貿易的反制措施。這些措施涉及美國企業的調查、出口管制及關稅調整,旨在保護中國的經濟利益並回應美方的貿易行動。 首先,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市監局)宣布對美國科技巨頭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市監局指出,Google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但目前尚未公布具體的壟斷行為細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