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小朋友最期待嘅,莫過於收到滿滿嘅利是錢!不過,呢筆「突如其來」嘅收入,應該點樣處理?係由家長幫手「保管」,定畀小朋友自由支配?理財專家提醒,利是錢唔單止係新年嘅「小確幸」,更加係培養小朋友理財觀念嘅好機會,家長應該好好把握。
分配利是錢 學識「賺、儲、用、捐」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將利是錢分成四部分:「賺、儲、用、捐」,讓小朋友學識金錢管理嘅基本概念。
- 儲蓄(儲) – 建立儲蓄習慣,小朋友可以將部分利是錢存入銀行,甚至開設專屬儲蓄戶口,體驗儲錢帶嚟嘅成就感。
- 消費(用) – 讓小朋友規劃自己想買嘅物品,例如書籍、文具或玩具,學識合理使用金錢,而唔係一拿到手就「即清」。
- 投資(賺) – 部分家長會考慮用少量利是錢進行簡單投資,例如買少量基金、股票,向小朋友解釋投資概念,當然要按年齡程度調整。
- 捐款(捐) – 鼓勵小朋友捐出部分利是錢,例如幫助有需要嘅人,學習財富同責任並行。
家長角色重要 領導而非控制
有啲家長習慣以「幫你保管」為由,將利是錢收起,甚至完全唔交代用途。其實,家長應該讓小朋友參與決策,透過實踐學習理財,而唔係完全代為處理。例如,可以同小朋友一齊制定「利是錢計劃」,設立儲蓄目標,例如存夠一定金額後買心儀物品,或者存入長遠教育基金,畀佢哋親身感受計劃同等待帶嚟嘅價值。
從小培養財商 打好理財基礎
現今社會,財商(Financial Quotient, FQ)同智商(IQ)、情商(EQ)一樣重要,愈早培養,將來就愈懂得理財。透過管理利是錢,小朋友可以學識金錢嘅價值、計劃支出同長遠投資,避免長大後因為缺乏理財觀念而陷入財務困難。
新年收到嘅每封利是,都唔止係一張張紅色紙幣,而係一個學習機會。今年開始,不如同小朋友一齊制定利是錢計劃,讓呢筆「新年財」成為人生第一桶真正有意義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