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近日訪問全國政協委員、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談及香港歌劇與藝術發展。他回顧自己於2003年與一群歌劇愛好者共同創立香港歌劇院,希望推動本地歌劇藝術普及。最近,為紀念著名作曲家浦契尼逝世100周年,香港歌劇院重新改編其經典作品《杜蘭朵》公演。莫華倫透露,他向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申請1500萬元資助,期望吸引更多海外及大灣區觀眾,最終卻僅獲批70萬元,讓他感到不滿,批評這筆資助「楔牙罅都唔夠」。
儘管如此,莫華倫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支持表達感激之意,指該署對歌劇院的支持穩定,現時資助佔歌劇院收入約三分之一。他感嘆歌劇發展在香港難以獲得足夠資源支持,相比之下,德國政府對歌劇等藝術形式的支持更高,當地歌劇院由政府全額資助,讓歌劇成為大眾可負擔的藝術形式。他表示,香港歌劇院的經營如同「乞兒咁乞」,需頻頻向政府請求資助,不如歐洲以稅金支持藝術發展的模式。
倡歌劇應平易近人
莫華倫批評香港政府在推動文化活動方面缺乏實質投入,認為政府標榜香港為「亞洲國際都會」,卻未能發展具國際水準的文化活動。他直言:「放啲無人飛機就叫有文化?喺灣仔擺嗰啲夜市一個月就叫有文化?」認為這些活動流於形式,無助建立真正的文化氛圍。他強調,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直率的批評是為香港和國家著想,希望香港能在國際舞台上真正展示文化實力。
此外,他認為香港的歌劇應更加平易近人,而不應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他舉例指在德國觀眾即使穿著牛仔褲也能輕鬆進入歌劇院,覺得觀賞歌劇不應該過於隆重,而應讓市民像看電影一樣輕鬆享受。他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能重新認識歌劇的價值,共同提升香港的整體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