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驚現逾230新物種 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仍威脅生態

2024年12月18日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報告,2023年在東南亞的大湄公河區域共發現了234種新物種,涵蓋從微小鼩鼱鼴到鮮橙色鱷魚蠑螈等生物。這片生物多樣性熱點再次證明自然界的驚人創造力,但隨之而來的棲地退化與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卻讓新發現的物種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報告指出,科學家在該地區記錄了173種植物、26種爬行動物、17種兩棲動物、15種魚類及3種哺乳動物。其中亮眼的發現包括一種明亮綠色的竹葉青蛇(Trimeresurus uetzi)、一隻擁有柔軟毛皮與鋒利尖牙的刺蝟,以及一種可完美融入岩壁的偽裝喀斯特蜥蜴。這隻蜥蜴屬於一個此前從未見過的屬種。此外,一種體重僅8克的鼩鼱鼴成為地球上體型最輕的陸生哺乳動物之一。

植物發現同樣令人矚目,包括一種根部散發芒果香氣的薑科植物以及一種無葉蘭花。這些新發現不僅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樣性,也激起了人類對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好奇心。

棲地退化與非法交易的雙重威脅

然而,這些新物種尚未來得及適應人類世界,便已面臨生存危機。森林砍伐與海平面上升等棲地退化問題尤為嚴峻。數據顯示,大湄公河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從1970年代初的55%驟降至今日的34%。

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進一步加劇了威脅。在越南,每年交易與消耗的野生動物產品(不包括昆蟲與鳥類)估計達到3,700至4,500噸。這些現象不僅危害新發現物種,也對地區整體的生態系統穩定造成長期威脅。

WWF-UK特別顧問馬克·賴特(Mark Wright)表示:「這些新發現提醒我們,自然界的多樣性與創造力總能引發童真的驚嘆。但同時也警示著我們,這些物種和棲地正面臨極大的威脅,如果不採取果斷行動,我們將失去這些自然瑰寶。」他呼籲各國政府重視自然價值,並承諾在2030年前停止並扭轉自然環境的破壞。

自1997年以來,科學家已在大湄公河區域發現了3,623種維管植物與脊椎動物。這片橫跨柬埔寨、中國、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的廣大地區,面積達2億英畝,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熱點。

湄公河流域是該區域的核心,這條河流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淡水漁場之一,魚類多樣性僅次於亞馬遜河,還是多種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如伊洛瓦底江海豚、巨型湄公河鯰魚和巨型淡水黃貂魚。

閱讀更多最新文章

2025 最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出爐!港產 HashKey 首次入榜

2025 最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出爐!港產 HashKey 首次入榜

近日《福布斯》公佈 2025 年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來自香港的 HashKey Exchange 首次打入榜單,位列全球第 14 位,成為亞洲最具競爭力的合規交易所之一。 芝商所登頂,Coinbase 退居第二 市值 850 億美元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在本次榜單中奪得冠軍,憑藉其高透明度、嚴格審計機制及低費用等優勢獲得 7.7 分。福布斯指出,CME 雖然主要服務機構投資者,但作為全球最大的受監管比特幣期貨交易所,其安全性無可比擬。 去年的冠軍 Coinbase 則跌落至第二名,總分 7.6...

read more
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後進行一系列反制措施

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後進行一系列反制措施

2025年2月4日,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措施正式生效,中國政府今日下午1時02分宣布一系列針對美國企業及貿易的反制措施。這些措施涉及美國企業的調查、出口管制及關稅調整,旨在保護中國的經濟利益並回應美方的貿易行動。 首先,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市監局)宣布對美國科技巨頭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市監局指出,Google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但目前尚未公布具體的壟斷行為細節。...

read more
特朗普與墨西哥達成協議:暫停增收關稅一個月,兩國加強邊境安全合作

特朗普與墨西哥達成協議:暫停增收關稅一個月,兩國加強邊境安全合作

2025年2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已與墨西哥總統Claudia Sheinbaum達成協議,將原定於2月4日生效的25%進口關稅暫停一個月。此舉是在墨西哥同意增派1萬名國民警衛隊成員加強美墨邊境的安全措施,並防止非法藥物,特別是芬太尼進入美國的情況下進行的。 協議內容:加強邊境防堵與槍械流入控制 根據協議,墨西哥將派遣國民警衛隊在接壤美國的邊境地區加強防衛,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國。同時,美國也承諾協助防止大殺傷力槍械從美國走私進入墨西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