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聯匯之父」的經濟學家祈連活(John Greenwood)近日接受香港智庫大正研究所(Chartwell Institute)訪問時,再次捍衛港元聯繫匯率制度。他認為,雖然美元強勢可能對香港經濟帶來一定挑戰,但放棄聯匯制度將帶來更大風險和不穩定性。祈連活強調,聯匯制度過去41年來一直為香港提供穩定的經濟環境,並將繼續為香港的長期金融穩定作出貢獻。
聯匯制度:香港的穩定之基
祈連活指出,香港在1983年採用聯匯制度之前,曾因採用獨立貨幣政策而備受波動影響。「當年任何微小的政治或經濟事件,都會導致匯率、通脹甚至利率出現大幅上落。」相比之下,與美元掛鈎雖然並非毫無缺點,但有效為香港帶來低通脹的經濟環境,減少了外部衝擊的影響。
港元脫鈎將帶來更大不穩定性
對於近年來有聲音建議港元與美元脫鈎,改為與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掛鈎,祈連活持反對意見。他指出,若港元改為與人民幣掛鈎,由於人民幣未能自由兌換,加上內地的政府主導體制,將可能把一些異像和市場扭曲傳遞至香港,進一步增加金融風險。「如果真要實施這樣的計劃,當局需有清晰藍圖和完善計劃,並確保過渡順利和高透明度。」祈連活坦言,這些條件目前難以實現。
至於改為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他認為同樣會導致不確定性增加,並喪失單一貨幣聯繫的吸引力,削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聯匯制度經受住多次危機考驗
祈連活回顧,聯匯制度自採用以來,成功渡過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以及中美貿易緊張等多次重大挑戰,足證其韌性。他補充,即使在當前中美關係緊張和利率分化的情況下,聯匯制度依然運作穩定,未見削弱跡象。
獨立貨幣政策並非靈丹妙藥
祈連活亦談到,對於像香港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獨立貨幣政策並非靈丹妙藥。「浮動匯率意味著港元將更容易受到投機活動和外部衝擊的影響,每次政治或經濟事件都可能成為不穩定的根源。」他重申,香港目前的聯匯制度是最佳選擇,有助維持金融和經濟環境的穩定。
總結而言,祈連活認為,聯匯制度的價值在於它能為香港提供穩定的貨幣環境,幫助香港在全球經濟體系中保持競爭力。他呼籲外界應理性看待短期挑戰,避免因一時不利因素而輕言放棄聯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