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30日起,歐盟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高達45.3%的懲罰性反補貼關稅,該決策已於本週在歐盟官方公報刊登並正式成為法律。歐盟此舉旨在抵制來自中國的「不公平補貼」,決定在現有10%一般關稅基礎上加徵最高35.3%的額外關稅,為期五年。此政策引發中國政府及企業的不滿,並引發歐中之間的緊張貿易對立。
中國電動車稅率高達45.3%
根據歐盟的調查,比亞迪、吉利汽車、上汽集團等多家中國主要電動車製造商被認定受益於「不公平補貼」。在新稅率下,比亞迪和吉利汽車的額外關稅分別為17%和18.8%,上汽集團更高達35.3%,而特斯拉中國工廠製造的電動車則因配合調查被徵收7.8%的稅率,而這些稅率是在10% 關稅基礎上加徵的,如上汽集團合計後將被收取 45.3%的關稅。
針對此決定,中國商務部立即表示強烈不滿和不接受,並已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商務部強調,期望歐方本著建設性態度與中方進行磋商,尋求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國對歐盟商品展開報復性調查
在歐盟宣布懲罰性關稅後,中國迅速展開反擊,表示將對從歐盟進口的白蘭地、乳製品、豬肉等產品徵收臨時關稅,並進一步調查這些歐盟產品的補貼情況。隨著雙邊貿易爭端擴大,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不僅局限於電動車領域,也波及太陽能板及風力渦輪機等其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