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詞典2024年年度字揭曉:「Brain Rot」(腦殘)反映網絡文化的潛在危機

2024年12月02日

牛津詞典於12月1日宣布,2024年的年度字為「Brain Rot」(腦殘),這一詞彙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因過度瀏覽網絡及社交媒體中瑣碎、低質內容而導致精神或智力下降的現象,並引發了對數位生活影響的廣泛討論。

根據牛津詞典的定義,「腦殘」指「一個人精神或智力狀態的退化,尤其是過度接觸瑣碎或缺乏挑戰性的網上內容,而造成的精神或智力狀態惡化。該詞語也可以用來指代導致這種退化的內容本身

使用頻率飆升 引發心理健康討論

「Brain Rot」在近一年內迅速在Z世代及Alpha世代中流行開來,特別是在TikTok等社交平台上被廣泛使用,許多年輕用戶以自嘲或幽默的方式使用「Brain Rot」來描述沉迷於低質網絡內容的現象。

牛津詞典的數據顯示,2023至2024年間,「Brain Rot」的使用頻率增加了2.3倍,顯示出它在網絡及社會文化中日益受到關注。有專家提醒,儘管「Brain Rot」常以幽默方式被提及,但其背後反映網絡充斥大量低質內容,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潛在的心理影響。

起源於19世紀 與當下意義相呼應

有趣的是,「Brain Rot」並非互聯網時代的全新產物,其首次使用可追溯至1854年美國哲學家Henry David Thoreau的著作《湖濱散記》(Walden)。Thoreau在書中批評社會對複雜思想的貶低,並寫道:「當英國努力治療馬鈴薯腐爛時,難道沒有人試圖治療更廣泛、更致命的腦腐爛嗎?」

閱讀更多最新文章

內地推動以舊換新政策 力促消費與經濟增長

內地推動以舊換新政策 力促消費與經濟增長

內地今年繼續深化以舊換新政策,目標在於促進消費與經濟增長。新政策擴大了補貼適用範圍,家電類別由去年的8類增至12類,並首次納入手機、平板電腦及智能穿戴設備等數碼產品。購買這些數碼產品的消費者,可獲得最高500元人民幣的補貼。 促進消費與投資效果顯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指出,自去年推行以舊換新政策以來,已在刺激內需、帶動投資等多方面取得顯著效果。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2025年將針對各地政策執行情況,進一步優化資金分配,資金總規模也將大幅增加,具體金額預計在三月全國兩會期間公布。 補貼政策細節...

read more
AI助2032年人類停止衰老,壽命可延至500歲

AI助2032年人類停止衰老,壽命可延至500歲

曾被《時代》雜誌評為「2024 AI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的美國未來學家Ray Kurzweil,近日在專訪中預言,人工智能(AI)技術將於2032年後改變人類命運:停止衰老,甚至將壽命延長至500歲。 奇點來臨:AI將於2029年超越人類智慧 76歲的Kurzweil素有「科技預言家」之稱,早於2005年的著作《奇點逼近》中便提出「奇點」(Singularity)概念,指AI在智慧上超越人類的臨界點。他在最新訪問中透露,奇點將提前至2029年出現,屆時AI技術將以指數級速度進步,開啟全新科技時代。 人腦與雲端連接,智力倍增百萬倍...

read more
法國葡萄酒銷量下滑,年輕人興趣下降成主因

法國葡萄酒銷量下滑,年輕人興趣下降成主因

近日,法國葡萄酒業界面對嚴峻挑戰: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法國葡萄酒的國內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分析顯示,年輕一代對葡萄酒的興趣顯著減弱,是導致銷量下降的關鍵原因之一。 年輕消費者的口味轉變 隨著Z世代和千禧一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他們的消費習慣與過去截然不同。專家指出,這些年輕人對葡萄酒的傳統形象不再感興趣,轉而偏好其他酒類如精釀啤酒、低酒精雞尾酒以及硬氣泡水。相比於葡萄酒,這些酒品更符合他們追求輕鬆和創新體驗的生活方式。 環保與健康意識抬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