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治局勢在短短兩週內接連陷入風暴。繼總統尹錫悅因宣布戒嚴令引發爭議遭國會彈劾後,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德洙也在12月27日被國會通過彈劾案,成為南韓憲政史上首次代理總統遭彈劾的事件。總統職權將再次移交,由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接任。
國會全票通過 彈劾代總統創歷史
南韓國會以192票全票通過對韓德洙的彈劾案,反對派共同民主黨認為,此次彈劾應適用於彈劾國務總理的標準,僅需簡單多數即可通過。國會議長禹元植在投票前明確支持此解釋,反駁了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提出的需三分之二多數票標準。議案通過後,韓德洙的職務即刻被停止,由崔相穆代行總統及總理權責。
憲法法官任命爭議引爆彈劾
韓德洙遭彈劾的核心原因,是拒絕批准填補憲法法院空缺法官的任命案,阻礙了憲法法院對總統尹錫悅彈劾案的審理程序。韓德洙表示,作為代理總統,他無法行使具有決定性影響的總統權力,除非執政黨與反對黨在國會達成一致。反對派則強烈批評此舉為「代理內亂」,並迅速推動彈劾。
戒嚴風波餘震 總統彈劾仍待裁決
尹錫悅因12月3日頒布戒嚴令觸發政局危機,隨後在國會壓力下撤回命令,仍於12月14日遭彈劾停職。憲法法院已啟動審理程序,需於180天內作出裁決。然而,憲法法院目前僅有六名在任法官,而裁決彈劾案需六人一致通過。反對派認為,補足法官席次是確保審判公正的關鍵。
政治動盪持續 外交經濟受挫
此次憲政風波導致南韓政治分裂加劇,高層外交活動暫停,金融市場震盪。崔相穆在接掌總統職權後,承諾優先穩定政局,指示軍方保持高度戒備,以防北韓趁機挑釁。同時,他將推動國會與政府對話,試圖平息政治對立。
隨著憲法法院對尹錫悅彈劾案的審理進程和政壇博弈升級,南韓未來政局仍充滿不確定性。反對派強調,將繼續追究戒嚴風波相關責任人,而執政黨則批評此次彈劾潮為反對派的政治操作,進一步加深了社會撕裂。